晨锐腾晶公司双波段CO2激光镜片获得专利:开启智能制造调光革命
发布时间:
2020-08-19
2020年,晨锐腾晶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八层精密镀膜结构的创新设计,成功研制双波段 CO2激光输出镜片,突破传统光学局限,实现 10.6μm 远红外激光与 650nm 红色激光的同步高效输出。该技术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(专利号:ZL 202011098052.9),其核心在于通过纳米级镀膜工艺,在不影响 10.6μm 波段透射率的前提下,将650nm红光透射率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,构建起 "远红外加工 + 可见光定位" 的双波段协同体系。
2020年,晨锐腾晶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八层精密镀膜结构的创新设计,成功研制双波段 CO2激光输出镜片,突破传统光学局限,实现 10.6μm 远红外激光与 650nm 红色激光的同步高效输出。该技术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(专利号:ZL 202011098052.9),其核心在于通过纳米级镀膜工艺,在不影响 10.6μm 波段透射率的前提下,将650nm红光透射率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,构建起 "远红外加工 + 可见光定位" 的双波段协同体系。
这一技术突破重构了激光加工的调光逻辑。在传统工艺中,CO2激光的不可视性导致调光需反复调试,而650nm 红光的引入如同为激光器安装 "光学准星"—某3C 电子代工厂应用案例显示,采用该镜片后,锂电池极片切割的调光时间从平均 20 分钟缩短至 8 分钟,产线切换效率提升60%。其八层镀膜形成的光学滤镜效应,既保证了远红外激光的加工能量,又通过可见光波段实现实时光路监控,使电光转化率提升18%,完美契合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精密加工的效率需求。
在全球激光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 1200 亿美元的产业浪潮中,该技术作为52项专利矩阵的核心成果,正推动激光加工从 "粗放式能量输出" 向 "智能化光场控制" 升级。从半导体晶圆划片到航空航天部件焊接,其双波段协同机制已成为高端制造的标配技术,以知识产权壁垒为中国激光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锚定了创新坐标。
相关新闻